您好,欢迎来到浙江信息港!

登录|注册

QQ登录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百年建桥梦 十载苏通情

2018-06-06 17:33   浏览次数:

  苏通大桥是21世纪之初我国桥梁技术进步和相关领域自主创新的代表;是第一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桥梁。它创造了世界斜拉桥史上最深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拉索、最大主跨“四个第一”,是备受世界瞩目的一项世纪工程。同时,苏通大桥的建成改变了长江两岸地区的地理格局,为推动两岸经济的发展起到示范性、先导性的作用。

  在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十周年之际,举办“桥梁建养技术发展国际学术报告会”,旨以苏通大桥为代表进一步总结和宣传苏通大桥建设、运维管养所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及经验,展示中国桥梁发展成就,推动宣传“中国桥梁”名片,促进世界桥梁行业的合作与发展,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会于2018年5月25-26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顺利召开。会议由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共同主办,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支持;中交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协办;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公路分会、江苏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桥梁》杂志社等单位共同承办。

  报告会邀请了交通运输部原部长黄镇东、李盛霖,原副部长胡希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文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郑皆连、王景全、欧进萍、周绪红、陈政清、陈湘生等院士,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杨盛福、凤懋润,总工程师周伟,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江苏省政协原主席蒋定之,江苏省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陆永泉,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副理事长游庆仲,苏通大桥总设计师、设计大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喜刚,南通市代市长徐惠民、副市长单晓鸣等领导,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土木工程署原署长刘正光,国际桥协原主席奥斯滕菲尔德·克劳斯,国际桥梁地震工程协会(IABEE)董事兼主席Phillip Yan,土耳其国家公路总局结构部(KGM)主任、博士Nurdan Apaydin,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土木工程专业首席教授、纽马克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B.F.Spencer Jr.等,设计大师、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原总工程师李守善,交通运输部原副总工程师王玉,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原总工程师刘效尧,华东交通大学教授上官兴,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郑明珠等大桥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也应邀参会。

  会议以“百年建桥梦,十载苏通情”为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会分3项议程,首先在开幕式主持人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的精彩讲话中拉开序幕。

  随后交通运输部周伟总工程师、江苏省政府费高云副省长、南通市徐惠民代市长分别进行大会致辞。

  开幕式期间,由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副理事长游庆仲以《苏通大桥技术创新与实践》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开题报告。报告中指出,苏通大桥是千年的梦想,百年的期盼,如今大桥建成十余载,回顾大桥建设中,各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坚持自主创新,加强桥梁建造企业跨行合作、国际合作,攻克了深基、高塔、大跨、长索等世界级技术难关,带动了材料装备等相关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培养了一批走向国际的特大型桥梁建设高端和领军人才,实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新跨越。进入新时代,在实施交通强国战略进程中,回顾总结苏通大桥建设管养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展示我国桥梁自主创新成果和交通运输走出去的靓丽名片,探讨特大型桥梁管理维护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对促进世界桥梁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讲述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技术发展与展望》;国际桥梁地震工程协会(IABEE)董事兼主席Phillip Yan 介绍了《桥梁工程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分享了《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IU)人行天桥垮塌原因探讨》;土耳其国家公路总局结构部(KGM)主任、博士Nurdan Apaydin女士分享了《土耳其大跨度桥梁建设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与大家一起探讨了《长大桥梁生命周期性能监测与维护》;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土木工程专业首席教授、纽马克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B.F.Spencer先生在《美国桥梁基础设施监测最新技术与实践》的报告中带给了与会嘉宾很多的启示和思考;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陈祥辉回顾了《苏通大桥十年管养与评估》。

  报告会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喜刚《关于桥梁技术发展的思考》的精彩报告中结束。他在报告中提出以发展智能化为特征的“第三代桥梁工程”的构想,认为中国桥梁需要解决“高效建造、有效管养、长效服役”三大突出问题,并且桥梁产业的发展路径亟待解决,同时对智能化桥梁的定位、发展重点、规划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桥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参考。

  会议的另一大亮点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裴岷山主持高端访谈环节,访谈邀请到当年参与苏通大桥建设的国内、外4位嘉宾,共同探讨了桥梁建设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同时分享了对于桥梁管养工作的经验和面对挑战的思考。

  其中,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提到,苏通大桥的建设为中国桥梁技术进步、管理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凤总相信苏通大桥在建养工作者特别是养护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百年运维中绽放出新的中国智慧。

  随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认为,工程师做事讲创新也要保守。但是不能因为害怕而不去尝试新的东西。之前是由于技术尚不成熟,今天来讲如果要迈出更大的一步,需要的是前期谨慎认真的研究工作。

  国际桥协前主席Klaus提到,在其参与的中外桥梁建设的50多年中,苏通大桥可以说是最杰出的桥梁之一,是当今桥梁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同时,他特别提到了桥梁健康长寿管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一座桥哪怕有好的基础结构但是不注重桥梁的养护是不可取的,好的质量有利于正确的设计理念和细节的把控;

  最后,中交二航局总工程师张鸿向与会嘉宾分享了苏通大桥建设中一些关键技术、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建桥者攻坚克难的精神。他提到,正是在各方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苏通大桥才能够取得今天的荣誉。

  大会第二天,所有参会的代表们参观了苏通大桥和沪通大桥。此次,桥梁建养技术发展国际学术报告会,不仅让所有参会嘉宾再次回顾了苏通大桥的建设历程,同时借此会议云集行业翘楚共同畅谈桥梁管养技术,为中国桥梁的发展群策群力,与会嘉宾收获颇丰,会议完美落幕。

  沪通长江大桥具有“一高”——主塔高达325米,为世界上最高公铁两用 斜拉桥主塔;“二大”——跨度大、体积大,主航道桥主跨109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世界首座跨度超过千米的公铁两用桥梁。工程于2014年03月01日开工建设,工期五年半。建成后,从南通市区到上海市区只需1小时左右。沪通长江大桥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成为沿海重要的铁路、公路过江通道,对尽快实现 沿海铁路全线贯通,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过江通道运输能力,促进长三角社会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