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浙江信息港!

登录|注册

QQ登录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与“懂行人”同行点亮智慧城市进化之路

2020-12-05 17:57   浏览次数:

历经十年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全世界通行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和城市发展新形态,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被认为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在国内,从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众多城市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模式。据统计,目前超过500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进入落地实施阶段,价值也开始得到显现,例如,城市信息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但离一个智慧高效、精准治理、和谐发展的智慧城市目标还有差距。

  2020年的疫情爆发暴露出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板,以城市数据融合为例,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指出,现在仍存在很多部门、地域、行业、层级所隔离形成的“数据孤岛”,协同不够,没有办法实现敏态系统的“牵一发动全身”。

  很多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目标不明确导致业务系统分散、缺乏协同,城市治理水平不高,无法真正展现城市智慧化的水平和潜力。究竟该如何建设智慧城市,如何评估智慧城市建设效用?这就不得不说到智慧城市的本质与初心。

以人为本,拓展城市智慧深度

  “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宗旨。日前,华为公司副总裁、数字政府总裁杨瑞凯发表《共筑城市智能生命体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署名文章指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即市民、企业和城市管理者,在提升城市智慧水平过程中,无论是增强城市服务能力、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水平,还是便民惠民改善宜居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获得感上。

  去虚向实,去伪存真,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效率,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全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智慧城市的初心与本质。那么,如何有序实现智慧城市的“初心”?不得不说,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顶层设计、保障措施、架构设计等多个方面。首先,城市需要从自身面临的问题、城市发展需求与愿景出发,因地制宜制定智慧城市总体目标;其次,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协调城市多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包括组织保障与政策保障等;再者,贯彻新发展理念,智慧城市需将数字化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创造价值。

  智慧城市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所以必然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工程,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走入深水区的今天,城市数字化转型也一定需要深入关键业务场景,优化组织机构,再造业务流程。从全局出发,拓展城市智慧深度,创造价值高度,方能真正释放先进技术红利,让城市“人”的体验更有温度 。

懂行,创造城市智慧价值高度

  如何掌握和运用好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这一系统性工程的深层效能,识别与填补数字技术应用与各领域业务场景之间的差距?杨瑞凯指出,唯有成为“懂行人”,推动创新实践,才能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在数字化转型深水区畅行远航。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专注于行业数字化转型,深耕数字政府领域,拥有丰富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和经验,显然做到了更“懂行”。这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华为深耕政企行业十余年,懂智慧城市的关键业务场景转型。很多城市在智慧化建设中,规划了相当完善的顶层设计,但最终实施效果差强人意,最大原因在于没有识别出关键业务场景的真正痛点,没有切中要害,显然让建设过程浮于表面。在智慧城市建设征途中, 华为一直与客户、合作伙伴一道,以关键业务场景的数字化转型为基础,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生态文明、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各领域的智慧化水平。深入关键业务场景,华为以领先的ICT技术赋予了众多城市智慧新面貌。

  其次,华为在磨练出能精准识别企业生产、决策等核心业务场景痛点和需求能力的同时,还聚集了一大批“内行”合作伙伴。面向中国政企市场,目前,华为联合伙伴打造了100多个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140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满足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多元需求。华为深切知道,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入手,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才能最大化帮助城市的智慧化升级。所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华为从来不是孤芳自赏,而是通过持续完善生态圈建设,发挥产业协同价值。

“眼、脑、手、脉”协调联动驱动城市向智能生命体进化

  以关键业务场景转型为基础,领先的ICT技术是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引擎。这其中,离不开一套复杂技术和应用体系的支撑,多门类技术的集成、多源数据的整合和各类平台功能的打通亦是关键。

  华为认为,未来的城市将不只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各子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彼此协同,如同一个智能的生命体。打造城市智能生命体,华为创新提出了“1+1+N+X”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即1个城市新基建+1个城市新大脑+N个垂直行业应用+X个简约智能场景。“城市新基建”包括物联网、机器视觉、5G、数据通信、光纤通信、鲲鹏云底座、数字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区块链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内容,是城市智能进化的“眼睛和经脉”;“城市新大脑”是城市智能运营中心(IOC),基于城市全场景数据,实现城市态势感知、运行监测、融合指挥、决策分析等功能;“N”是垂直业务领域各种智慧应用,“X”是新智能跨领域应用,包括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综合网格/智慧社区、横向到边的大安全/产业园区等,“N”和“X”就像城市的“手脚”,驱动城市自我调节、协调运行、奋力前进。

  全局而深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眼、脑、手、脉”的协调联动,这也考验着智慧城市供应商的全栈产品提供能力、全周期服务能力、全要素聚合能力和全场景建设能力。在此方面,华为显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举例来说,华为是业界唯一能够打通“云、管、端、芯”的厂商。此外,华为基于“平台+生态”理念聚合完整的智慧城市生态圈,能够为智慧城市提供咨询、规划、交付、维护、优化、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这也是业内其他智慧城市供应商难以做到的。

  最重要的是,华为将这样的方案植入到城市的智慧建设过程中,深度挖掘城市智慧关键业务场景,将智慧城市的价值体验提升至新的高度,让城市“人”的体验更有温度。

释放先进技术红利,感知城市智慧温度

  政务服务“精准推送,秒报秒批”,让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IOC一屏感知全局,升级现代化城市治理水平;AI视觉自动识别技术助力生态环境改善,守护绿水青山……目前,华为已联合生态合作伙伴为全球40多个国家、200多座城市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北京,华为助力构建服务型数字政府,让政务服务更便捷,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秒报秒批”的升级,让线上办理零延时,还通过区块链技术加持,让市民办事“倍”有安全感。在深圳,华为助力实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累计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服务1327个:实现办事信息零填写、申请材料少提交,目前实现“秒批”事项200多个。

  在天津,华为助力天津泰达城市大脑IOC建设,汇聚政府、企业、公民、互联网及物联网等近7.63亿条数据信息,可以实时感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各个区域的运行情况,覆盖开发区概况、经济、安全、交通、公用事业、民生6大领域,全面可视化展现开发区运行全貌,赋能开发区提升产业转型能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

  在苏州,华为助力苏州工业园区应对水域监测治理挑战,利用AI技术进行蓝藻智能识别等常态化监测业务;在安徽黄山,华为通过大数据和AI算法,为黄山的环保工作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挂图作战”能力,加速生态环境行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城市加速智慧化升级,并将价值落到实处、看到实效,当然这只是华为以“懂行”服务于众多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小部分体现。在国内,华为既有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苏州等大城市的全面建设经验,也有在湖南益阳、安徽黄山、江西鹰潭、甘肃敦煌、山西灵石、河北灵寿等中小城市的实践经验,赋予城市新面貌,提升城市智慧体验,感受城市温度。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智慧城市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扎扎实实投入,以科技为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新时代,新机遇,华为愿做智慧城市建设同路人,让‘新基建’、数字化红利惠泽民生,助力实现建设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杨瑞凯如是说。


分享到: